甘肃甘南州: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水泥产量同比下降24.2%
摘要:一季度,甘肃省甘南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届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对甘肃省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总体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州经济继续恢复发展态势,稳步前进。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名上升
一季度,甘肃省甘南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届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对甘肃省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总体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州经济继续恢复发展态势,稳步前进。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名上升
一季度,全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六个确保”工作,落实“六个确保”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特别是第三产业增速在全省排名上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第10位,同比上升3位。其中,第一产业受去年草畜平衡下降和超载牲畜存栏量减少、设施农业发展缓慢的影响,增速排名第14位,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受玛曲格萨尔金矿停产和干旱导致白龙江、洮河流域来水量、发电量减少影响,增速排名第14位,下降5位。在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增加值增速排名第六,同比上升7位;第三产业在交通运输、金融和非营利性服务业高增长的带动下,增速位居第二,同比上升12位。在S10合卓高速等大项目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位居全省第二,与去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第14位,下降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排名第12位,下降2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排名第11位,下降3位。通过实施一系列保就业、保民生的政策措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在全省14个市州中保持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第13位,农村居民保持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城镇高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二。经济运行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泉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6.83亿元,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1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7亿元,增长1.2%,回落4.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74亿元,下降7.8%,下降24.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增加值1.47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42.13亿元,增长8.8%,增速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增长较快。在道路运输业增长23.1%、邮政业增长18.6%的带动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22.4%;在保险业增长41.2%的带动下,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6.8%;在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资分别增长38%、39%和31.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8.7%的带动下,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4%;在房地产业(K类)10.9%的增长带动下,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5.2%。
县市:八县市GDP按增速排名如下:合作市完成15.77亿元,同比增长8.8%;陆曲完成3.63亿元,增长6.1%;临潭县完成6.37亿元,增长5.9%;夏河县完成5.61亿元,增长5.8%;卓尼完成7.08亿元,增长4.6%;舟曲县完成7.38亿元,增长4.5%;马咸县完成5.07亿元,增长3.8%;迭部县完成5.94亿元,下降2.3%。
(2)畜牧业存量增加的同时存量减少。
一季度,泉州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达6.49亿元,同比增长1.4%。
一季度泉州市各类牲畜产仔数下降,牲畜存栏量下降,原因是去年草畜平衡牲畜超载减少。各类牲畜产仔62.87万头,同比减少29.5万头,产仔成活率97.19%,下降0.58个百分点;成年动物保活251.91万只,减少95.36万只,成年动物成活率98.77%,下降0.1个百分点;各类牲畜增加55.09万头,减少28.91万头,合计增长21.6%,下降2.32个百分点;各类牲畜出栏28.69万头,增加0.15万头,出栏率11.25%,提高3.13个百分点;商品数量25.13万件,减少0.12万件,商品率9.85%,提高2.66个百分点。出栏生猪5.28万头,增加6.4万头,增长13.79%,出栏肉牛2.1万头,增加0.4万头,增长1.9%,出栏绵羊20.1万头,减少0.8万头,下降3.83%。季末存栏285.59万头,减少125.08万头。其中:牛122.07万头,减少31.29万头;存栏羊141.23万只,减少90.62万只;存栏3.54万匹,减少1.07万匹;存栏生猪18.11万头,减少1.53万头。
主要畜产品产量增加。牛奶产量14555吨,增长408吨,增长2.88%;羊毛产量163吨,减少5吨,下降2.98%;出栏家禽7.17万只,减少1.32万只,下降15.55%,禽蛋产量554吨,增加60吨,增长12.15%。
(3)工业生产的下降。
一季度,泉州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7.27亿元,同比下降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0%。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下降1.7%。
看行业:“5增6减”。泉州市12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除畜产品加工业季节性停产外,其他行业呈“5增6减”态势。机制服装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3.2%,化肥制造业增长51.5%,燃气供应业增长48.3%,石膏及水泥制品业增长17.9%,黄金业增长1.7%。金属制造业因前两个月停产,增加值下降36.8%;由于今年白龙江、洮河流域枯水期长、来水少、发电量减少,电力工业增加值下降20.8%;水泥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0.5%是因为水泥窑停产100天;受物价指数快速上涨影响,供电业增加值下降8.1%;2月辽源乳业停产,乳制品附加值下降7.2%;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4%。
主要产品产量下降。一季度,泉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水泥产量5.94万吨,同比下降24.2%;黄金845公斤,下跌14.5%;乳制品3126吨,下降5.3%;发电量5.11亿千瓦时,下降25.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下降,亏损企业亏损增加。一季度,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受玛曲格萨尔金矿停产、电力生产、乳制品、水泥行业等因素影响。,实现营业收入5.78亿元,同比增长1.7%。经营企业亏损5600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2亿元,增长9.9%。其中,贵金属冶炼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增长16.3%;利润总额0.55亿元,下降6.7%。电力及火电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业收入1.62亿元,下降16.2%,亏损0.93亿元,增长0.39亿元。乳制品营业收入0.92亿元,下降14.4%,亏损876万元。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0.33亿元,下降9.5%,亏损160万元。化肥行业营业收入0.17亿元,下降18.6%,亏损43.5万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0.45亿元,增长99.4%,亏损310万元。
分县市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现“3增5减”。临潭县在海陵和郑弘有机肥有限公司产量增长的带动下,增加值增长10.5%;在枣子沟金矿和辰州金矿产量分别增长1.1%和18.4%,增加值分别增长28.7%和24.3%的带动下,合作市增长8.1%;在碌曲广汇天然气有限公司销售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增加值增长1%。其他五县增加值均呈下降趋势。夏河县主要受祁连山安多水泥有限公司产量下降影响,增加值下降2.8%;卓尼、舟曲、迭部县主要受白龙江、洮河流域来水偏少、电力生产企业发电量下降影响,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27.0%、22.8%、5.7%;马咸县主要受格萨尔股份有限公司停产影响(去年同期黄金产量178公斤,增加值1566万元),增加值同比下降79.5%。
(4)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一季度,泉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3%。从投资结构看,项目投资增长18.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倍。
一季度,泉州第一产业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40.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3.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的比重分别为2.3﹪9.5﹪88.2。
一季度,泉州建设项目211个,同比增长58个,增长37.9%。其中,新开工项目22个,同比增加18个,增长4.5倍。
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发挥了显著作用。在S10至合卓高速公路、夏河县2021年山水林湖草沙综合治理工程、舟曲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21年白龙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全州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6%,对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为69.6%,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提高14.1个百分点,占全州总投资的75%。
分县市看,一季度,除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临潭县今年一季度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26.0%外,其余7个县市均实现高增长,增速由高到低依次为合作市57.8%、卓尼55.7%、舟曲县39.7%、玛曲县38.8%、夏河县36.4%、36
(5)消费市场疲软。
第一季度,由于疫情蔓延,消费市场疲软。泉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39亿元,同比下降4.4%。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业零售额2.49亿元,下降3.1%;限额以下餐饮业零售额7.89亿元,下降4.8%。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8.9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8%;农村零售额1.44亿元,下降21.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34亿元,增长8.1%;零售额8.05亿元,下降7.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8.05亿元,下降7.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34亿元,增长7.5%。
上述商品零售额中,生活用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7%;烟酒饮料下降31.6%;文化用品增长29.8%;石油产品增长0.1%;粮油增长0.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下降80.5%;金银饰品增长0.1%;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下降36.2%;中西医并重;通信设备下降25.0%;化妆品下降30.2%;其他类增长43.0%。
县市:一季度企业较多的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好,合作市和临潭县分别完成3.63亿元和1.11亿元,同比增长1.3%和1.7%;其他6个县呈下降趋势,卓尼、夏河、舟曲、迭部分别完成0.99亿元、1.19亿元、1.03亿元、0.89亿元,降幅分别为9.4%、6.4%、4.8%、1.4%。玛曲和碌曲降幅较大,分别为0.76亿元和0.78亿元,降幅为11.4%。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季度,泉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42元,同比增加236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9元,增长91元,增长6.7%。
(7)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3月份,泉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1%;同比增长1.2%;1-3月累计上涨0.7%。同比涨幅和累计涨幅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0.1和0.4个百分点。
从类别看,交通和通信上涨5.6%,医疗保健上涨4.8%,食品烟酒上涨2.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3%,居住上涨1.3%,其他商品和服务上涨0.8%,衣着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5%。
食品烟酒中,鸡蛋增长8.0%,鲜菜增长15.5%,畜肉增长19.5%,水产品增长6.1%,粮食增长3.4%,鲜果增长4.8%。
(八)财政支出增长加快。
一季度,泉州财政总收入4.68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17亿元,下降3.5%。公共预算收入2.09亿元,增加1200万元,增长6.2%。其中,税收收入1.29亿元,增长1.3%;非税收入0.8亿元,增长15.1%,增速同比提高25.4个百分点。公共预算支出49.4亿元,增加6.27亿元,增长14.5%。其中,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和城乡社区支出分别增长7.6%、4.9%、75.0%和94.1%,教育、科技、农林水支出分别下降17.1%、44.4%和6.4%。
(9)人民币存款增速回升。
3月末,泉州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49.57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住户存款230.84亿元,增长7.3%;非金融企业存款44.11亿元,下降39.6%;公司存款138.53亿元,增长59.4%。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67.18亿元,增长0.3%。其中,住户贷款128.32亿元,下降0.6%;企事业单位贷款138.86亿元,增长1.1%。
总体来看,一季度泉州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各项经济指标逐步回升,特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开局良好。但也要看到,泉州经济持续稳定回升仍面临诸多挑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下一阶段,全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州委、州政府的总体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抓好“六稳”、“六保”,全力盘活存量、提高质量、扩大总量,督促新开工和应开工而未开工项目建设,平滑经济周期,扩大内需,努力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916400625@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