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创新驱动节能降碳 走出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之路
摘要: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近日,《山东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发布,提出推进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
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近日,《山东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发布,提出推进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加强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努力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十四五”期间,山东将加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绿色出行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交通节能环保工作。
海铁联运列车72列
近年来,山东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大踏步前进,全省上下持续发力“转铁”“转水”大宗物资。2021年,山东省《多式联运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明确聚焦“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目标。通过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大力发展港口多式联运,提升多式联运技术装备,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进一步节能降碳。目前,山东铁路总里程已达7061公里,建成内陆港19个,开通海铁联运列车72列。
“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间,是山东建设交通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交通运输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围绕《山东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实施,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将以建设绿色交通为核心,以实现“双碳”目标为重点,注重创新驱动,统筹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山东将继续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运“回转铁路”和“回转水路”,加强多式联运有效衔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强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提升和扩大清洁能源的应用范围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示范运营项目青岛港前湾港区加氢站具备加氢条件,投入使用后将大幅降低汽车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目前,青岛港已率先将氢燃料集装箱卡车投入使用。
山东长期以来着力发展绿色交通,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2019年,山东绿色交通示范省创建项目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考核,全省形成一批绿色交通城市、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样板工程。
目前,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占比超过90%,清洁能源货运汽车超过2.7万辆,共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运行的柴油货车25.68万辆;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充电站200多个,沿海港口建设岸电设施181套。京杭运河沿线船舶聚集区基本实现岸电设施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山东将继续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出租车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实施香港地区机械“油改气”、“油改电”,推进加气站、加氢站、标准化充换电站(桩)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推广应用。
“轨道+公交+慢行”一体化发展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也是山东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目前,全省运营公交车6.71万辆,运营线路7147条。济南、青岛、枣庄、烟台、潍坊、威海先后被交通运输部评选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济南、青岛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全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377公里。
下一步,山东将加快绿色出行体系建设,在山东半岛城市群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绿色出行体系,推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加强“轨道+公交+慢行”一体化发展,推进“公交+”发展战略,培育多元化公交服务体系;鼓励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积极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
山东还将加强绿色交通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碳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潜力诊断服务、碳排放核查等市场机制在行业中的应用;开展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相关标准研究,不断完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建设。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916400625@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