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使用的八禁,你知道吗?
摘要:1.避免受潮变硬。硬化的水泥会降低甚至失去原有的强度。因此,根据规范,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进行复验,并根据试验结果使用。因潮湿而结块或打结的水泥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筛选。筛分后的块状物一般经过打磨或研磨后作为二次工程的砌筑砂浆或抹灰砂浆。一摸或一捏就粉化的水泥块可适当降低强度等级使用。2.避免阳光暴晒
1.避免受潮变硬。
硬化的水泥会降低甚至失去原有的强度。因此,根据规范,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进行复验,并根据试验结果使用。因潮湿而结块或打结的水泥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筛选。筛分后的块状物一般经过打磨或研磨后作为二次工程的砌筑砂浆或抹灰砂浆。一摸或一捏就粉化的水泥块可适当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2.避免阳光暴晒和快速干燥。
否则混凝土抹灰作业后会暴晒。随着水分的快速蒸发,其强度会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对地基进行严格清理和充分湿润。施工后应严格覆盖,并按规范浇筑养护。
3.避免负温度和寒冷。
混凝土或砂浆搅拌后,如果受冻,其水泥不能水化,遇水冻结膨胀,那么混凝土或砂浆就会被由外向内逐渐加深的粉饼破坏,所以应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范》(JGJ104-97)施工。
4.避免高温和高温。
如果固化后的砂浆层或混凝土构件经常暴露在高温和极热的环境中,就会出现强度损失,这是由于水泥浆体中的氢氧化钙在高温下分解;此外,一些骨料在高温下会分解或体积膨胀。对于长期高温的场合,普通砂浆或混凝土可以用耐火砖隔离保护。温度较高时,应采用专用耐热混凝土浇筑,或在水泥中加入一定量的磨细耐热材料;
5.避免肮脏和柔软的基层。
水泥可以与坚硬洁净的基层牢固粘结或包裹,但其粘结强度与基面的光滑度有关。在光滑的基层上施工时,要提前凿毛、砸麻、刷干净,使水泥与基层粘结牢固。基层的污垢、油腻、酸碱等物质会起到隔离作用,一定要仔细清理。之后,先刷一道素水泥浆,再抹砂浆或浇混凝土。水泥凝固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在干湿、冷热变化的过程中,极不适应松散、软弱基层的体积变化,必然会出现空鼓包或裂缝,难以粘结牢固。因此,木材、炉渣垫层、灰土垫层不能与砂浆或混凝土粘结牢固;
6.避免不纯骨料。
作为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骨料,砂石中如果有灰尘、粘土或其他有机杂质,就会影响水泥、砂石之间的粘结强度,从而最终降低抗压强度。所以如果杂质含量超标,一定要清洗干净才能使用。
7.避免浓黑的水。
人们往往忽略用水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为了便于混凝土浇筑,有时混凝土拌得很稀,没有认真执行配合比。由于水化所需的水量仅为水泥重量的20%左右,多余的水分蒸发后会在混凝土中留下许多孔隙,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保证浇筑密实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拌和用水。
很多人认为抹灰用的水泥越多,抹灰层就越牢固。其实水泥用得越多,砂浆越厚,抹灰层体积收缩越大,产生的裂缝也越多。一般抹灰时,找平层应先涂1:(3~5)粗砂浆,然后薄面层再涂1:(1.5~2.5)水泥砂浆。不应使用过多的水泥。
8.避免酸腐蚀。
水泥中的酸性物质和氢氧化钙会发生中和反应,导致体积松散膨胀,遇水易水解粉化。混凝土或石膏层逐渐腐蚀和分解,因此水泥免受酸腐蚀。
与酸性物质接触的场合或容器应使用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应优先选用这三种水泥配制耐酸砂浆和混凝土。对耐酸腐蚀性要求严格的工程不允许使用普通水泥。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916400625@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