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资讯,水泥行情,助磨剂尽在水泥资讯网

砌体工程如何排砖?典范示例,学习一下!

水泥资讯   点击量 : 101  

1天前    作者 : 佚名

  摘要: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新基地建设项目(二期)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该项目为科研实验室,建筑高度96.1米,分为地下两层,地上22层,总建筑面积51485.43㎡,包括科研实验室及配套设施、地下车库、设备用房、道路、绿化等室外配套工程。二次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主体部分,细部节点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新基地建设项目(二期)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该项目为科研实验室,建筑高度96.1米,分为地下两层,地上22层,总建筑面积51485.43㎡,包括科研实验室及配套设施、地下车库、设备用房、道路、绿化等室外配套工程。

二次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主体部分,细部节点多,传统的施工方法和现场管理条件难以做到精细化,以至于施工现场对原材料的切割比较随意,普遍存在浪费和损耗严重的现象。本项目的目的是利用BIM技术预先定位和统计所有砌块、圈梁、构造柱、导墙、顶砖、门窗洞口和过梁的位置。同时,非标砌块和非标构件将提前在工厂加工,所需的构件和材料将提前有针对性地运输到相应的区域,以达到节约建筑材料消耗率,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在本工程的砌体布置过程中,主要参照《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砌体填充墙构造》(12SG614)、《砌体填充墙建筑构造》(12SJ105)等规范和标准:

(1)灰缝设置要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当采用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不应超过15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粘结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宜为3mm-4mm。

(2)砌长度。砌筑填充墙时,接缝应错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

(3)马齿的长度。墙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做成马牙缝。马牙搓伸入墙体60-100mm,搓高200-300mm,应为砌体材料高度的整数倍。

(4)水平系梁的设置。当砌体填充墙的墙高超过4m时,应在墙高的一半处设置与柱相连并贯穿墙体全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连梁,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60mm。

(5)构造柱设置。当砌体填充墙的墙长大于加班或墙长大于2倍高度时,墙顶应与梁底或板底拉结,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应设置在墙中间。

填充墙构造柱平面布置图

(6)混凝土背梁高度。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场所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空芯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墙时,墙底应采用与填充墙同厚的现浇混凝土槛,其高度宜为150-200mm。

开门练习图

(7)过梁的设置。具体布置见图纸设计要求。

本工程对砌体质量要求较高,因此采用BIM技术模拟砌体工程的布置,采用直观的三维模型,减少排砖过程中空的虚置成本。将模型衍生的二维白图用于施工,使施工队伍在保证砌筑质量的同时,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改善砌筑观感上。

在满足砌体规范的前提下,本工程砌体工程采用BIM技术排砖,得到多个排砖方案。以一面墙为例,构造柱、砌块、门洞、过梁等的布置。和材料消耗如下图所示。与方案1相比,方案2构造柱布置美观,砖尺寸种类少,切割量少,降低了材料损耗率。

砌体排砖方案(方案一)

砌体排砖方案(方案二)

利用BIM技术在工程中安排砌筑,可以明显降低砌筑过程中的材料损耗率(数据显示,现场砌筑过程中一般有3%-5%的损耗),以较少的切割量和较少种类的砖尺寸达到合理控制材料的目的,积极响应绿色施工的号召,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节约。

现场砌筑工程图

实践表明,BIM技术在砌体工程实施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1)改善圬工印象。通过BIM排砖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砖被彻底淘汰,使得墙体的错缝更加整齐美观。

(2)改进质量管理。在BIM排砖过程中,利用排砖图将责任人落实到个人,形成审核-砌筑-检验的闭环质量管理流程。加强总承包商对分包的监督,提高质量管理效率。

(3)技术交底。利用BIM三维模型,可以直观展示砌体布置方案,避免技术方案交底不清造成的损失。

(4)限额领料-减少二次处理。准确统计各楼层及整体的砌块用量,尽量保证各料场满足施工区域的需求,避免二次搬运的发生。

传统的构建方法的一个缺点就是成果无法有效固化,因此缺乏迭代进度的基础。BIM技术的应用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砌体布置成果以模型和图纸的形式存档,记录有经验的工作文件,可以有效固化技术经验,为经验传递和技术改进提供比文本数据更实用的数据积累。

注:欢迎大家关注边肖微信官方账号“民间智库”,里面有很多边肖整理的关于建筑行业的资料,包括一建、二建、造价、消防视频、课件等。欢迎你加入我们。

标签: 水泥 方案 施工
67.9K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916400625@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Copyright © 2022-2023 zhumojimuy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客服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2 联系方式:602607956@qq.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