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混砂浆按照这种方法换算,计价才能不出错能不出错
摘要:本文对预拌砂浆的来龙去脉及换算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这是一篇长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干混砂浆的换算和计价方法(最重要)第二部分是预拌砂浆的背景和定义(就知道了)第三部分各省对预拌砂浆使用的定价规定(刚知道)第四部分是预拌砂浆的行业标准(就知道了)第一部分:干混砂浆的换算与计价方法工程计
本文对预拌砂浆的来龙去脉及换算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这是一篇长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干混砂浆的换算和计价方法(最重要)
第二部分是预拌砂浆的背景和定义(就知道了)
第三部分各省对预拌砂浆使用的定价规定(刚知道)
第四部分是预拌砂浆的行业标准(就知道了)
第一部分:干混砂浆的换算与计价方法工程计价时,无论是原定额还是补充定额,子目中的材料基价都是定额编制基期的价格。预算时,需要根据现行的材料市场价和子目中的材料基价来找差价。
那么,询价的市场价是否可以直接填入计价表中的“材料市场价”一栏?
对干混砂浆进行市场询价时,通常有两种报价方式。第一,按重量报价;第二,按量报价。
同时,干混砂浆的标签也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砂浆。那么,干混砂浆的标签是如何由传统砂浆的标签转换而来的呢?
以陕西省消耗定额中的“砖基”为例。编制工程预算时,砖基础应用3-1子目。右键执行“预拌砂浆换算”后,出现数量和机器显示,如表1所示:
表1。砖基础子目换算成预拌砂浆数量表
在表1中,传统砂浆转换为干混砂浆(商品砂浆)后,广联大云计价软件已经自动设置了工日和台班的扣除。与最初的传统迫击炮清单相比,可以直观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
表二。砖基础子目砂浆换算对照表
注:陕西省预拌砂浆调整条例
1.砌体工程,每立方米砂浆应扣除0.69工日×2.36米=1.6284工日。上表中已扣除1.6284个工作日。
2.相应定额子目中“200L砂浆搅拌机”的台班消耗量将全部扣除。在上表中,机器移位量已经完全扣除。
3.砂浆数量不变,现场搅拌砂浆的配合比改为预拌砂浆。上表换算后,砂浆量不变,仍为2.36米
通过上面的子目,换算对比,我们发现现在只需要查询干混砌筑砂浆M10的市场价格,然后直接找到与固定价格420元/米的差价,就可以计算出砖基础子目的实际综合单价。
经过查询,我们知道以下两个报价。详情参见表3和表4。
3.干混砂浆价格:人民币/吨
表4。干混砂浆价格:元/米
从表3和表4可以发现,两地对干混砂浆的价格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计量单位。对于“M”的单位,我们可以直接将单价计入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表中的“市场价”一栏,从而计算出市场价与预算基价的差额。
那么,对于以“吨”为单位的价格,如何换算成预算中材料的计价单位,表示为“米”的价格呢?在咸阳市的干混砂浆价格中,已经提供了干混砂浆的比例:1.55-1.85吨/米,按照本地区M5干混砌筑砂浆330元/吨计算,每立方米价格在330元/吨×(1.55-1.85)吨/米=511.5-610.5元/米,取不同的比例,价格相差有多大?
(610.5-511.5)/511.5=19.35%。
由于换算中参考比例不同,同种材料价格差异接近20%。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同品种、同配合比、同强度的干混砂浆,其比例应该是一个固定值,还是在某个值上下略有波动。而不同品种、不同配合比、不同强度的干混砂浆,其比例会有很大的差异,在一个区间内波动。
看各地预拌砂浆调价文件的规定,各地对预拌砂浆比例的规定基本都是1.70-1.75吨/立方米。
由于采用不同的比重值将“吨”的价格换算成“米”的价格,价格差距较大,因此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砂浆的比重。
在编制具体预算时,需要遵循当地的定价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行业标准JG/T230-2007
6.2.1.1干混砌筑砂浆的砌筑力学性能应符合GB50003的规定,干混砌筑砂浆拌合物的密度不应小于1800kg/m
本标准对砌筑砂浆的密度(比重)≥1800kg/m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对抹灰砂浆和地面砂浆没有明确要求。这是因为砌筑砂浆要求强度,而抹灰砂浆和地面砂浆只要求配合比。
同样是砌筑砂浆,混合砂浆和水泥砂浆的比例明显不同,但无论哪种砌筑砂浆,按照JG/T230-2007标准的要求,最低应≥1.8吨/米,因此,按照预拌砂浆行业标准的规定,所有计价规定中所有砂浆类型都按照1.7吨/米折算,显然是错误的。
除了比重的不同,干混抹灰砂浆、地面砂浆、传统砂浆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是如何对应的?我们把上述问题整理成一个表格,如表5所示:
(取表3。干混砂浆价格为例进行换算)
表5。干混砂浆与传统砂浆对比表
注:同类型同等级强度,水泥砂浆比例>混合砂浆比例。
表5以咸阳某时期的干混砂浆价格为例,进行了“吨”价和“米”价的换算。做市场询价时,一定要问清楚价格对应的单位和砂浆的配比,这样才能在预算中正确填写干混砂浆的市场价格。
同强度等级的抹灰砂浆比重不如砌筑砂浆重要,普通防水砂浆比重接近砌筑砂浆。地面砂浆比例有差异。各种数据显示,有人认为地面砂浆比重在1.7~1.8吨/m之间,也有人认为在1.9吨/m左右。
询价时请详细了解具体具体数值。配合比、外加剂、不同种类的水泥等。,会影响砂浆的比重。所以,想要仔细掌握预拌砂浆的价格,就需要详细了解它的材料组成,这样才能保证当查询到的“吨”价换算成“米”价时,材料价格不能仅仅因为比重值的差异而不足。
第二部分:预拌砂浆背景及定义自2007年8月22日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业行业标准JG/T230-2007(预拌砂浆)》以来,预拌砂浆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之前无论是砌筑砂浆、抹灰砂浆还是地面砂浆,都是在施工现场将水泥、砂、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加入砂浆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再加水搅拌,成为不同用途的砂浆,以满足施工需要。
因此,在使用传统砂浆期间,定额中砂浆的工、料、机也是根据现场使用砂浆搅拌机所需的相应搅拌机台班、人工和配合比材料用量来编制的。其中,砂浆的固定计量单位为“米”。
关于砂浆的计量单位,以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消耗定额中的“砖基础”为例:
表6。陕西省砖基础定额消耗量(传统砂浆)单位:10m
注:上表中砂浆的计量单位为“米”
在使用传统砂浆期间,如果需要调整表6中的材料价格,特别是水泥砂浆的价格,我们不直接调整砂浆本身的价格,而是调整砂浆中水泥和砂的价格,从而达到调整砂浆价格的目的。
那么,在使用预拌砂浆时,应该如何正确定价呢?尤其是预拌砂浆单位有“吨”和“米”两个计量单位时。
第三部分:各省关于使用预拌砂浆的计价规定一般情况下,新材料的推广使用必然伴随着计价依据的相应调整。先来了解一下各地关于使用预拌砂浆的调价规定。
1.湖北省
鄂建建[2011]50号《关于发布预拌砂浆补充定额(试行)的通知》
材料消耗定额调整:干混砌筑砂浆:按定额砂浆消耗量1.7t/m折算;干地面砂浆:相当于固定砂浆用量的1.7t/m;干抹灰砂浆:相当于定额砂浆用量1.65t/m。
同时,附件1。预拌砂浆补充定额附后。
7.鄂建发[2011]50号附录1预拌砂补充定额(砖基础)
单位:10米
注意:
1.上表中砂浆的计量单位为“T”
2.表7中的干混砂浆为4.012吨÷(干混砌筑砂浆的比例为1.7吨/米)=表6中的传统砂浆为2.360米
2.江苏省
苏价格[2009]382号《关于调整建设工程使用普通预拌砂浆相关计价定额方法的通知》
(1)使用散装干混砂浆:编制标底(预算)时,每米预拌砂浆应折算1.75吨干混砂浆和0.29吨水。
(2)使用袋装干混砂浆:编制标底(预算)时,每1m预拌砂浆应折算成1.75t干混砂浆和0.29t水。
3.广西
《关于建设工程使用预拌砂浆和干混砂浆后调整相关计价定额的通知》,桂造价[2008]40号
使用干混砂浆。每1米现场搅拌砂浆换算成干混砂浆1.75吨,水0.29米。
4.西安
Xi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砂浆使用管理的通知2010年8月9日
砂浆数量不变,现场搅拌砂浆的配合比改为预拌砂浆。
Xi安没有说明砂浆的比例。
上述四省市关于使用预拌砂浆后调整定额计价的通知异同如下:
①湖北省编制了预拌砂浆使用的详细补充定额子目,预拌砂浆的单位为“吨”。
②在江苏、广西、xi安地区,使用预拌砂浆时,需取原传统砂浆子目,以“M”为单位。
那么,应该如何转换呢?
在研究各地预拌砂浆相关调价文件的过程中,提到了砂浆的种类和预拌砂浆的比重(重量“吨”与体积“米”的关系)。这是用传统砂浆转换时容易出错的地方,我们会详细讲解。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预拌砂浆的行业标准。
第四部分:预拌砂浆的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行业标准JG/T230-2007
3.1预拌砂浆:专业厂家生产的湿拌砂浆或干拌砂浆。
4.1.2干混砂浆按用途可分为普通干混砂浆和特种干混砂浆。普通干混砂浆按用途可分为干混砌筑砂浆、干混抹灰砂浆、干混地面砂浆和干混普通防水砂浆。
J/T230-2007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干混砂浆品种、标号和强度等级见表8:
表8。普通干混砂浆分类表
以上是我对预拌砂浆和传统砂浆转换的理解和总结。作为一名造价工作者,不仅要注意如何计算工程量、如何获取分项,还要注意如何熟悉施工工艺、材料性能、价格构成等。这样才能真正编制出一份没有盲点和错误的预算。
*本文为刘惠宁老师原创独家供稿。
本文由广联达造价圈签约作者王启存审核。
转载一定要申请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将被起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留言。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916400625@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