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持续加码 新政策新工具有望密集推出
摘要:“适当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共批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5333亿元。基建投资扛起稳增长大旗。业内人士指出,后续稳增长力度将继续加大,促进基建投资的新政策和融资工具有望推出。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逐步回升。推动
“适当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共批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5333亿元。基建投资扛起稳增长大旗。业内人士指出,后续稳增长力度将继续加大,促进基建投资的新政策和融资工具有望推出。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逐步回升。
推动重大项目落地
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随着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从先行指标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8.0%,有利于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抓紧规划增量政策工具。准确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下一阶段,我们要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国家统计局投资司总统计师罗一飞表示,要用好专项国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有效的投资引导和引领作用,积极促进社会投资,全力促进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在央企层面,日前,国家能源集团开工建设陆上新能源基地、海上风电、大型水电、煤电扩能升级、天然气发电等11个电力项目,总投资861亿元,总装机容量1238万千瓦。今年以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多个重大项目中标并开工建设。如山东玉龙石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采购建设总承包17.2亿元。
从地方来看,各地督促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据郭进证券统计,截至5月13日,26个省市当年公布的省级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在建项目近七成。六省市公布的2022年综合交通投资目标合计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9.3%。在新的基础设施方面,郭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薇表示,从国内电信运营商的资本支出来看,新一轮电信网络建设周期可能已经开始,5G投资正在加速。此外,今年启动的“东算西算”项目预计每年投资超过4000亿元,将进一步完善新的基础设施。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基建投资是今年稳增长的核心,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0%。
“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快和制造业投资的稳定增长将继续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置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说。
发行专项债券步伐加快
作为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步伐进一步加快。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各地今年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5万亿元,同比增加1.3万亿元。
“预计5月份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可能在5000亿元至6000亿元之间。”信达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认为,今年可用于基建投资的财政资金将非常充足。
从投向来看,财政部预算司司长、政府债务研究评价中心主任宋启超近日表示,2022年专项债券将继续重点投向9个领域,同时合理扩大使用范围,包括新增基础设施、粮食仓储物流设施等。,将成为专项债券未来的重要投资。
同时,其他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最近,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表示支持在“十五”计划中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确保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融资。中国人民银行也发文明确,支持地方政府适度推进基础设施投资,依法合规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此外,PPP模式正在加速推广应用。今年一季度,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中新增入库项目123个,投资额2506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组合拳”的推进和适时加强,今年资金和项目的“紧”和“缺”将得到有效缓解。
增量策略工具箱或打开
“一系列稳定投资的政策措施不仅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而且注重为市场主体扩大投资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随着政策的实施,投资必将对稳增长做出更大贡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毕瑶姬说。
“4月份经济增速可能是今年的低点,未来增量政策工具箱可能打开。”长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蒋菲认为,5月和6月还会有空降息和RRR降息。今年有可能发行专项国债,房地产调控政策正在加速优化调整。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近期有关部门采取的政策措施明显已经超出了传统财政货币政策的范畴,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对二季度经济复苏起到重要作用。预计财政政策将保持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除了前期的努力,货币政策还将综合运用总量和结构工具,适时加码。第二季度RRR降息仍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916400625@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