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鹤林水泥:水泥厂成为“绿色标兵”
摘要:2014年,***总书记在江苏省镇江市考察时,专门听取了该市低碳城市建设管理情况汇报,观看了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云平台演示,并语重心长地寄语:“继续努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镇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十年来,镇江一直在探索绿色转型、污染减排、碳减排之路。作为全国首个生态
2014年,***总书记在江苏省镇江市考察时,专门听取了该市低碳城市建设管理情况汇报,观看了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云平台演示,并语重心长地寄语:“继续努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镇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十年来,镇江一直在探索绿色转型、污染减排、碳减排之路。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9.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9%。5月11日,江苏省镇江市发布《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绿色低碳已经成为现代城镇的亮丽底色。
江苏鹤林水泥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街道,厂区绿树成荫。
“环保低碳水泥生产企业做得怎么样,要看厂区的树。因为很多水泥厂的污染,树不会有绿叶。”和林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斌说,和林水泥在这里建厂的初衷是为了“吃”当地一家穿山矿业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废渣、废石。水泥厂以粉煤灰、脱硫石膏、硫酸渣等工业废渣为原料,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全年整个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次资源”不超过20%。
坚持循环生产的绿色道路,是鹤林水泥近年来综合能耗持续下降的秘诀。除了利用“二次资源”进行生产,利用余热回收发电也是这里低碳生产的一大举措。厂区绿树掩映中,两座总装机容量为26MW的余热电站每天源源不断地为工厂输出电能。
“我们利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发电。”徐斌说,目前公司余热电站每年可发电1.5亿千瓦时,解决了公司四分之一的生产用电,节约标准煤4.12万吨。扣除发电成本后,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电费6700万元,并大大减少空气体的污染。
推进减污减碳协同治理,是近年来推动镇江产业链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15年至2021年,镇江实施去产能项目167个,压减水泥产能508万多吨、钢铁产能60多万吨,淘汰电镀产能10.4万多吨、焦炭(炭)产能95万多吨,关停化工企业500多家。
围绕节能减排目标,镇江还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1月,镇江在全国率先出台“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启动绿色工厂创建工作。目前,共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市级以上绿色工厂92家,实施绿色改造项目229个,年节约标准煤70万吨。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916400625@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