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作业指导书——张拉
摘要:一、作业准备1.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1.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
一、作业准备1.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张拉千斤顶及张拉油表在使用前全部标定。
二、技术要求张拉千斤顶及油表必须每月由试验室进行校核,技术人员根据校顶报告进行张拉力计算;张拉千斤顶电路及油路正常且吨位应为张拉力的1.5倍,设备应在有效工作期限内,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油压表的精度不得低于1.0级,千斤顶标定的有效期为一个月,且张拉作业不超过200次,主要部件更换后应重新检验,油压表有效工作期限为7d,当油表精度为0.4级时,有效工作期限为一个月。
三、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3.1施工程序
现浇支架施工→模板施工→支架预压→支座安装→钢筋制安→预应力管道布置→梁体预留孔、预埋件施工→预应力筋穿束→混凝土浇筑及养护→预应力张拉→真空压浆及封锚→支架拆除。
3.2工艺流程
四、施工要求4.1 预应力筋穿束
1、预应力筋穿束在砼浇注前完成,并在砼浇注过程中设置专人串动钢束,防止波纹管内漏进灰浆堵塞钢束。
2、预应力筋穿束时按从下往上,从边往中的顺序进行,穿束前仔细核对钢束编号,重新量测钢束长度。
3、短束直接用人工穿束,长束可用卷扬机在前方作牵引,用铁帽与预应力钢束相连。穿束过程中,后面用人力往前推送或机械吊送,以免钢束在上下坡时严重破坏波纹管。穿束前截一根钢绞线用做卷扬机钢丝绳的引线。
4、穿束过程中,有专人负责指挥,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卷扬机操作人员停止前引,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进行。当钢束头在上下坡时,卷扬机操作人员特别注意指挥人员的指挥,此时每次最多牵引1米停顿,等确定无故障后继续进行。当钢束快穿出头时,后头推送人员随时通报钢束剩余长度,确保钢束两端的工作长度。
4.2预应力张拉
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梁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龄期不少于10天,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张拉顺序严格设计张拉顺序、对称张拉到位。张拉完成后2天内将同标号的微膨胀水泥砂浆压入管道,以形成整体。
4.2.1准备工作
1、锚固体系采用OVM系列锚具,张拉体系采用YCW300B新型千斤顶。
2、油泵、千斤顶、油压表校核、标定。
千斤顶多次使用后缸内摩擦系数发生变化,油压表灵敏度也发生变化,因此各种设备、仪表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校验。张拉机具要与锚具配套使用,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和校核。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标定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低于1.5级,校验时,千斤顶活塞的运行方向与实际张拉后工作状态一致。
油压表每使用一个月要重新校正,校表精度要求不能低于1.5级,即最大量为60Mpa的油压表,与标准表比较误差不超过±0.4Mpa。
千斤顶每使用六个月或张拉200次要重新标定,校正系数作为施工的校正系数,但按现行铁路规范校正系数不大于1.05。在下列情况下对千斤顶重新进行标定:千斤顶初次使用,张拉时连续断丝,千斤顶更换某个部件,油表读数不能回零,实测伸长与理论值比较限差超过±6%。
3、检查预应力钢绞线和锚具资料是否齐全、合格,并对钢绞线取样作试验。
4、张拉端工作面和承压板、钢绞束四周灰浆清除干净,锚夹具安装完好并检查是否合格。
5、对施工人员进行张拉技术交底。
4.2.2张拉顺序及控制原则
张拉顺序原则为自下而上、左右及两端对称张拉,其张拉控制应力及伸长量力求左右、两端都对称平衡。按设计规定,梁部道岔连续梁第一阶段中间两孔张拉为两端张拉,剩余两端张拉为单端张拉。简支梁张拉为两端张拉。张拉顺序:先腹板后顶板、底板,先长索后短索,左右对称进行。
预应力钢束施工按照张拉伸长量与锚下张拉应力双控的原则进行,以控制张拉力为主,钢束伸长量值作校核。施工前,对锚圈口摩阻、预应力管道摩阻等作相关试验,保证施工中相关参数取值的准确。
4.2.3张拉程序:
1、清除锚垫板上砼及外露钢绞线上油污、水泥浆等,确保干净、无砂粒。
2、依次安装工作锚、工作夹片,将短钢管套在钢绞线上,沿着钢绞线把夹片敲击整齐,然后装入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工具夹片。
工具锚和工具夹片之间涂以退锚剂,安装油泵连接管、油表。油表、油泵、千斤顶配套安装。安装工具夹片前,一般情况下先将千斤顶伸长2~3cm;用手拉链条葫芦吊装千斤顶,使之与孔道中心对正。
安装工具锚和工具锚夹片,夹紧钢绞线;千斤顶缓慢进油至初始油压,在此过程中要拨正千斤顶,使千斤顶与锚具对中,管道、锚具、千斤顶三者同心。
3、预应力的张拉程序按0→0.1σk(作伸长量标记)→σk(持荷3分钟)→补拉σk(测伸长量)→锚固进行张拉。张拉完成后将实际伸长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若其差值超过±6%时停止张拉,分析原因,检查出原因并处理后再进行张拉。
4、张拉完毕后,将锚圈口处的钢绞线束作上记号,24小时内检查确认无滑丝断丝现象方可割丝,切断处距夹片尾不得小于3cm。割丝用角磨机切割。切割时用棉砂蘸水覆盖钢绞线根部,防止夹片过热受损。
5、钢绞线张拉、切割完毕后,用1:1.5砂浆封堵锚头或采用密封罩密封锚头,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进行压浆。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916400625@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