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见问题汇总(附解决办法)
摘要:烂根烂根原因:1、施工时泵管放料不是从墙中央开始而是从端部开始,粗骨料堆积在端部。2、根部缝隙没有堵严密漏浆。3、混凝土加水离析。4、漏振。控制:1、严禁加水。2、墙端部、洞口两侧、转角、必须下棒;墙体每40cm下一棒,棒到底,快插慢拔,每棒不少于40秒。3、根部堵密,提前封堵。4、不能从墙端、角处
烂根
烂根原因:
1、施工时泵管放料不是从墙中央开始而是从端部开始,粗骨料堆积在端部。
2、根部缝隙没有堵严密漏浆。
3、混凝土加水离析。
4、漏振。
控制:
1、严禁加水。
2、墙端部、洞口两侧、转角、必须下棒;墙体每40cm下一棒,棒到底,快插慢拔,每棒不少于40秒。
3、根部堵密,提前封堵。
4、不能从墙端、角处开始放料。
漏振
控制:
1.放灰前确认是否为楼梯灰,严禁用墙体灰。
2.振捣从上往下振捣,记清已振捣位置,防止漏振。
润泵砂浆倾倒在楼板上
原因:
工人不愿费力清运。
造成后果:
1、混凝土强度降低,检测不合格。
2、顶板底面大面积泛砂,影响顶板强度、及装修使顶板出现裂缝。
墙体气泡
原因分析:
1、混凝土减水剂用量不当。
2、私自加水,混凝土中自由水增多。
3、振捣厚度偏高影响气泡排除。
4、振捣不充分影响气泡排除。
控制:
1、分2-3层浇筑。
2、"快插、慢拔、三不靠",间距40厘米,每次插棒时间不少于40秒。
3、加强混凝土进场质量控制。
顶板蜂窝
分析原因:
顶板砼施工时临时洒落在顶板上的混凝土没有及时清理,初凝后,混凝土施工至此位置形成蜂窝。
控制:
转动泵管或移动布料机洒落的混凝土,及时清理。
顶板夹薄膜、平整度差
原因:
混凝土施工没有过刮杠找平,并二次找面,盖膜人员没责任心。
顶板泛砂
原因:
润泵砂浆及水没有收集到容器内,洒在顶板上。
控制:
责任到人,润泵浆收集到容器内(1.5m3),及时吊下楼。
另注意:混凝土浇筑完后要保持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7天,班组派专人洒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次,经质检员验收,并到工程一部做好养护记录。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916400625@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